糖画:“甜蜜”的记忆
糖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,一直深受老百姓喜爱。 画糖的人通称为“画糖人”,挑着一头高一头矮的担子。矮的当椅子,高的一角放个火炉,其他部分是铜板台面。在村口、大树下或是庙会上看到他们,小孩子就自动凑上来,于是画糖人就开始作画。但是,这样的场景现在也许不好找了。
为了勾起人们对糖画的美好回忆,记者找到了林先生庄49岁的糖画艺人林先生。作为聊城凤毛麟角的糖画艺人,林先生从事糖画事业已经有9个年头了,技艺精湛。上海民间手工艺表演 在家中,林先生给记者展示了他引以为豪的糖画手艺。 “做糖画有时也要看天气,这两天比较冷,还刮着风,糖浆遇冷凉得很快,在外面没办法画。”林先生一边收拾他的行头,一边告诉记者。 一个木制方形小柜,上面放一块经过磨制的大理石板,小柜一边有一块正方形木盘,木盘上写着林先生可以制作的熊猫、燕子、鱼等字样木柜另一侧是一台煤气灶,上面放着做糖画用的小锅。 林先生打开燃气,在小锅中放入几块不规则的黄色糖块,糖块很快融化成黏稠的糖汁。“这些糖块是我用白糖和蜂蜜熬成的。”林先生边用勺子搅糖汁边介绍,“熬成的糖块更容易存放,存放的时间也更长,方便我出门带着。”熬糖是个技术活,在糖画制作中至关重要,“糖画做得是否好看,关键在于熬糖的功夫是否到家。熬糖汁的火候,直接影响到糖画色泽和作画时的流畅度。如果火候掌握不到位,很可能把糖汁熬焦,所以优质的糖浆是呈晶莹的微黄状的,这样做出来的糖画口感脆甜又不粘牙,大家爱吃。”上海民间手工艺表演 林先生从锅中舀起一勺糖汁,熟练地在大理石板上画出一条威风凛凛的龙,所有动作只需几秒,一气呵成,虽然只是一个简略的轮廓,但其神态惟妙惟肖、活灵活现,把作品粘到竹签上,煞是传神。 林先生介绍,制作糖画跟普通绘画不一样。“用糖画的画,凉了之后非常容易凝固,因此画糖画的动作要快。同时画糖画相当于连笔画,所以每笔之间不能间断。这样,就出现了画画的笔顺问题。画糖画的笔顺设计好之后,可以很快地完成糖画,糖也不容易凉。”为了熟悉步骤,在画糖画之前,林先生都要进行一些绘画练习,“这个绘画练习和平常的绘画一样,但要画出连笔来,要注意笔顺。绘画练习的目的主要是练习笔顺和构图。” 听说林先生在家画糖画,邻居家的孩子们也都跑来观看。林先生几分钟的工夫,便又画出了几个不同图案的糖画,有怀抱竹子的熊猫、带着“福”字的小兔子、神气的奥特曼,孩子们一个个探着头,既好奇又崇拜。上海民间手工艺表演 传统的糖画作品有十二生肖,以及苹果、梨等水果图案。在此基础上,林先生与时俱进,相继开发出奥特曼、福娃、灰太狼、喜羊羊等糖画图案。敏锐的市场意识让林先生的糖画非常受欢迎,在“五一”、“十一”等人流高峰期,林先生一天可以卖出三四百个。林先生说以前他都去济南、潍坊等地方的公园广场上卖,他画的糖画很受大家欢迎。现在他经常去聊城城区、冠县、阳谷以及莘县城区的雁塔广场等地卖,节庆人多的时候,支下摊子两个小时就能卖出二百多个。 林先生对目前的生活十分满意,现在他最担心的就是这种民间手艺面临着失传。“学习糖画需要坚持,糖画三五元一个,可能因为利小吧,有些人不愿意学,有的学了后又放弃了。”林先生说,“糖画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深受老百姓喜爱,特别是小朋友们都非常喜爱,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,能让糖画这种民间技艺在聊城传承下去。”
主营:上海民间艺术表演;上海民间手工艺表演;上海民间艺术表演团;上海捏面人表演;上海糖画艺人;民间剪纸艺人;棉花糖表演;皮影戏表演;专业舞龙舞狮;人物剪影表演;龙凤书法字画表演;面塑人像表演;老上海锦糖表演;草编(棕编)表演;中国结表演;现场书法表演;舞蹈歌舞;民间魔术表演;江苏民间艺术表演;民间艺术表演团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